恒温恒湿试验房是一种用于模拟特定温度、湿度环境的实验设备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电工、仪器仪表、汽车、航空航天、材料等领域,用于测试产品在温湿度变化下的性能、稳定性及可靠性。其核心目标是精确控制箱内温湿度参数,并保持长期稳定。以下从工作原理与设计要素两方面展开分析:
一、工作原理
恒温恒湿试验房通过“制冷/制热系统调节温度”和“加湿/除湿系统调节湿度”两大核心子系统协同工作,配合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与反馈,实现对箱内温湿度的精确控制。其工作流程可分为温度控制与湿度控制两条主线,最终通过集成控制实现协同调节。
1. 温度控制原理
温度调节的核心是通过制冷系统降低箱内温度、制热系统升高箱内温度,并通过循环风系统使热量均匀分布,最终达到并维持目标温度。
制冷系统:
通常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(类似家用空调原理),由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节流装置(膨胀阀)、蒸发器组成。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热汽化,吸收箱内热量,使箱内温度降低;随后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,进入冷凝器向外界放热液化,完成循环。
关键点:制冷量需根据试验房容积、目标温降速率及保温性能设计,避免温度波动过大。
制热系统:
多采用电加热器(如镍铬合金电热管)直接通电发热,通过循环风将热量传递至箱内空气。制热量需与制冷量匹配,避免温度过冲(可通过PID控制算法调节加热功率)。
循环风系统:
箱内空气通过离心风机强制循环,使热量均匀分布。风道设计需避免死角,确保箱内各区域温差不大于±1℃(高精度试验房要求更高)。
2. 湿度控制原理
湿度调节的核心是通过加湿系统增加箱内水蒸气含量、除湿系统降低水蒸气含量,最终达到并维持目标相对湿度(RH)。
加湿系统:
蒸汽加湿:通过电热管将纯水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,直接注入箱内(响应快、精度高,适合高湿度范围,如RH60%~98%)。
电极式加湿:利用水导电性,通过电极通电使水发热蒸发(结构简单,但易结垢,需定期维护)。
关键点:加湿量需根据箱内目标湿度、空气温度及体积计算,避免过度加湿导致冷凝。
除湿系统:
机械制冷除湿:利用蒸发器表面低温(通常低于露点温度)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,通过排水管排出(原理类似空调除湿,适合中低湿度范围,如RH10%~60%)。
转轮除湿(设备采用):通过吸湿材料(如硅胶)吸附空气中的水分,再生区通过加热脱附水分实现循环除湿(精度高,可达到RH5%以下,但成本较高)。
关键点:除湿能力需与加湿能力平衡,避免频繁启停导致湿度波动。
3. 控制系统集成
控制系统(通常为PLC或微电脑控制器)通过温湿度传感器(如PT100铂电阻测温、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测湿)实时采集箱内参数,并与预设目标值对比,通过PID(比例-积分-微分)算法调节制冷/制热功率、加湿/除湿量,形成闭环控制。
温度控制:PID算法动态调整压缩机启停频率、电加热器功率,使温度波动控制在±0.5℃~±1℃(高精度试验房可达±0.1℃)。
湿度控制:PID算法协调蒸汽加湿阀开度、制冷除湿强度,使湿度波动控制在±2%RH~±5%RH(设备可达±1%RH)。

二、设计要素
恒温恒湿试验房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功能性、稳定性、安全性及操作便捷性,核心设计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箱体结构设计
保温材料:箱体采用双层或多层结构,中间填充高密度聚氨酯发泡保温层(导热系数≤0.02W/(m·K))或超细玻璃棉,减少热量散失;外壳通常为冷轧钢板(表面喷塑处理,耐腐蚀),内胆为304不锈钢(易清洁、耐腐蚀)。
密封性:门框采用硅胶密封条或充气式密封结构,确保箱体关闭后无漏气、漏湿(漏气率<0.5%/h),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内部参数。
观察窗:配置多层中空钢化玻璃观察窗(内侧贴防爆膜),便于观察箱内试验状态,同时具备隔热、防结露功能(避免观察窗表面冷凝水影响视线)。
2. 空气循环系统设计
风机选型:离心风机(风量大、静压高)或轴流风机(风量均匀),风量需根据箱体容积计算(通常换气次数≥10次/h),确保空气循环效率;风机需低噪音设计(噪音≤65dB),避免干扰试验环境。
风道布局:采用“上送风-下回风”或“水平层流”风道设计,使气流均匀覆盖箱内各区域(避免局部温差>±1℃);风道内壁需光滑,防止灰尘堆积影响气流分布。
3. 制冷与加热系统设计
制冷系统匹配:根据试验房最大温降速率(如从+85℃降至-40℃需≤30min)计算制冷量,选择合适型号的压缩机(如涡旋式、螺杆式)及冷凝器(风冷或水冷);需考虑环境温度(如夏季室外温度35℃)对制冷效率的影响,必要时配置冷却塔辅助散热。
加热系统冗余:电加热器需分多组独立控制(如3组×1kW),避免单点故障导致温度失控;加热功率需留有余量(通常超设计需求10%~20%),应对快速升温需求。
4. 加湿与除湿系统设计
加湿量计算:根据箱内目标湿度、空气温度及体积,按“饱和水蒸气含量公式”计算所需加湿量(例如:25℃、RH60%时,每立方米空气需约12g水蒸气);蒸汽加湿需配置纯水净化装置(如反渗透RO膜+紫外线杀菌),避免水垢堵塞喷嘴。
除湿能力平衡:机械制冷除湿需匹配蒸发器面积与风机风量(蒸发器表面温度需低于当前露点温度2~3℃);转轮除湿需配置再生加热器(功率通常为除湿功率的1.5~2倍),确保吸湿材料持续再生。
5. 控制系统与传感器配置
传感器精度:温度传感器(PT100铂电阻)精度需达±0.1℃,湿度传感器(电容式)精度需达±1.5%RH(设备采用露点仪,精度±0.5%RH);传感器需定期校准(如每年1次),避免漂移影响控制精度。
控制逻辑优化:采用“温湿度解耦控制”策略(温度与湿度独立调节,避免相互干扰),结合PID算法动态调整执行机构(如压缩机、加湿阀)的输出,减少超调与振荡;支持多段程序控制(可预设温度/湿度-时间曲线,满足复杂试验需求)。
6. 安全保护设计
过载保护:压缩机、风机、电加热器均配置过载保护器(如热继电器),防止电机堵转或过热损坏;加湿系统需配置缺水报警(电极式加湿)或低水位停机(蒸汽加湿),避免干烧风险。
电气安全:箱体接地电阻<4Ω,电源线采用三相五线制(TN-S系统),避免漏电风险;控制柜需配置防雷击模块(适用于户外安装场景)。
紧急停机:设置急停按钮(箱体外侧及控制面板均可见),一键切断总电源,应对突发异常(如箱内压力异常升高、传感器故障)。
三、总结
恒温恒湿试验房通过制冷/制热系统调节温度、加湿/除湿系统调节湿度,并依托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动态平衡,为产品测试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。其设计需重点关注箱体保温性、空气循环均匀性、温湿度控制精度及安全可靠性,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产品耐候性测试的严苛需求。